柒、國小教師使用教學媒體現況之分析
此分析以高雄市某國小為研究對象,選取低、中、高年級導師各兩名,及兩名科任 老師。本研究學校共有24班,每班皆設置電腦、電視及VCD三項教學媒體,全校擁有三部投影機,但該校教師使用學媒體的頻率並不高。
研究發現
一、 教師方面:
(一)教師在教學上使用第一代和第三代教學媒體的頻率較高。
(二)教師最常使用的教學媒體為電視機及VCD播放器, 因為此兩者在使用上最為方便, 且廠商多附有教學光碟, 可供教師按照教學進度來使用; 雖有班級電腦, 但未能充分應用於學科教學,通常是用來處理文書工作, 或供小朋友下課使用。
(二)教師最常使用的教學媒體為電視機及VCD播放器, 因為此兩者在使用上最為方便, 且廠商多附有教學光碟, 可供教師按照教學進度來使用; 雖有班級電腦, 但未能充分應用於學科教學,通常是用來處理文書工作, 或供小朋友下課使用。
(三)年紀較大或年資較深的教師使用電腦、投影機及單槍的頻率明顯低於年紀輕或教學年資淺的教師, 因為年紀輕的教師資訊能力明顯優於年紀大的教師, 且年紀大的教師多習慣於傳統的教學方法,對於改變教學方式有著排斥感及不安感。
(四)教師不常使用第四代教學媒體的原因有:
1.不會使用這些教學媒體, 不知如何運用教學媒體。
2.搜尋資料的能力差, 雖目前有許多可用的資源,但教師們卻不知道該如何
找到這些資料。
3.學校設備不足;
4.課程進度的壓力, 尤以高年級為甚。
5.教師在教學使用教學媒體, 尤其是電腦時, 學生秩序的掌控是一大難題。
5.教師在教學使用教學媒體, 尤其是電腦時, 學生秩序的掌控是一大難題。
二、學生方面:
(一) 教學內容太難引不起學生興趣, 太容易又未能達成教育目標, 因此在使用教學媒體教學時, 要注意內容的活潑性及適切性,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。
(二) 中、 低年級及自然科任教師教學使用教學媒體的頻率較高, 因為中、低年級及自然科教學需要較多具體的實物學生才能擁有概念; 高年級學生已能抽象思考, 加上學校活動多,常影響學生正常上課, 所以有教學進度的壓力, 使得教師使用教學媒體的頻率降低了。
(三) 學生程度參差不齊, 程度較高的學生對於教學媒體較感興趣, 相對的, 學業成績表現較差的學生對於教學媒體的興趣缺缺。.
(二) 中、 低年級及自然科任教師教學使用教學媒體的頻率較高, 因為中、低年級及自然科教學需要較多具體的實物學生才能擁有概念; 高年級學生已能抽象思考, 加上學校活動多,常影響學生正常上課, 所以有教學進度的壓力, 使得教師使用教學媒體的頻率降低了。
(三) 學生程度參差不齊, 程度較高的學生對於教學媒體較感興趣, 相對的, 學業成績表現較差的學生對於教學媒體的興趣缺缺。.
三、 情境因素:
(一)學校設備不足, 雖班班有電腦, 但單槍及投影機全校只有兩、 三台, 不僅借用上不方便, 借用後教師又得自行保管這些器 材, 造成教師們的心理負擔。(二)學校無專門單位或專人管理教學媒體, 無法協助教師使用教學媒體,降低其使用率。
(三)教師不僅教學工作繁重, 學校的行政工作也多, 教師沒有多餘的時間來製作相關教學媒體。
(四)教學媒體操作介面的難易度也會影響教師使用的意願, 介面越簡單的, 教師越喜歡使用; 若操作介面太過困難, 則教師使用的意願大幅降低。
由以上結果可發現教師因素、 學生因素、 情境因素都會影響教師們使用教學媒體的態度。
四、資料來源:
影響高雄市國小教師使用教學媒體的因素之個案研究
sts.dhp.ks.edu.tw/andy/2005/ICCITE2005-230.pdf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