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、 教學媒體的分類
一、以時代區分:
(一) 傳統的媒體:也稱為非放映性媒體。
1.實物:
顧名思義即指實際的物體本身,如銅板、工具、植物、動物、昆蟲等,在教學中常是很容易、很方便取得的,並且具有非常高度教學價值的媒體。
2.模型:
模型是原物外觀形似,或是代表原物的一個三度空間立體模擬製品。模型常是以原物的一定比例縮小或放大製作而成。
3.多媒體組件:
是由多種不同的媒體所組合而成的成套視聽資料,常用於個別化學習或團體學習的教學情境。
4.印刷媒體:
透過印刷方式製作完成的媒體,可包含靜態及動態,在此只將介紹非放映性的靜態資料,靜態資料包括:照片、圖片、圖表、漫畫、海報、掛圖、教學圖片、閃示卡、版類媒體…等。
<數學教學輔助教具>
(二) 近代的媒體:使用時必須配合相關器材及放映才能呈現的教材與教 具。
可分成簡易和大宗兩型:
1.簡易型:校內教師可單獨作業完成的媒體,如:幻燈片;投影片;錄音;錄影;校內廣播等。
2.大宗型:製作費時、費力又耗錢,需要專家及校外廠商製作的媒體。如:電視電影;廣播;錄影帶。
(三)新科技媒體:八0年代後,利用電子、通訊技術的開發,以影像和聲音表達的新資訊媒體。
包括:影碟片;微電腦;有線電視;電傳視訊;資訊網路系統;高畫質電視畫面;衛星傳播;緊急警報播出等。
二、以種類區分:
媒體種類
|
優點
|
缺點
|
印刷媒體
(Printed media) |
‧可配合各種媒體使用,應用廣泛
‧簡單的印刷物製作容易 ‧可用一般電腦排版製作 |
‧精緻的印刷媒體製作費用高
‧使用者要有一定的閱讀能力 |
透明投影片
(transparencies) |
‧能以系統、漸進式呈現資料
‧教學者可依教學速度,控制放映機 ‧策劃過程簡單 ‧可用簡單且便宜方法製作 ‧適用於大團體教學 |
‧製作特殊的投影片,須特有特定機器及設備
‧與其他放映性媒體合用時,畫面常太大 |
錄音帶
(Cassette tape) |
‧利用一般錄音機錄製即可
‧可應用於所有學科主題 ‧錄音機體積小、攜帶方便 ‧可單獨使用或配合其他媒體使用 ‧複製拷貝容易,適合個別化學習 |
‧有被濫用的趨勢
‧資料播放速度固定,無法變化 ‧用輕型錄音機錄製,傳真度低 |
幻燈片
(Slide series) |
‧製作時需攝影,沖片及裝框均由照相館負責
‧色彩鮮明,真實度高 ‧任何 ‧修正或更換教材容易 ‧處理、儲存方便, ‧可配合同步錄音帶使用 ‧適合團體或個人教學 |
‧製作時需要攝影技巧
‧近攝與翻拍時需要特殊設備 ‧個別放置容易散失 |
多影像媒體
(Multi-image) |
‧引發觀賞者反應,吸引注意力
‧在短時間內傳達大量訊息 ‧在某些情況下,比單一媒體更能做有效傳播 |
‧需要多組器材與複雜設備,且在企劃製作‧需細心配合
‧設備及製作成本高 |
錄影帶及影碟
(video and Laser disk ) |
‧在描繪動作、主體關係及產生衝擊特別有用
‧不需沖洗可立即播放 ‧錄影帶重複使用 ‧錄影帶易製作同步錄音 ‧可運用特殊技巧如動畫等來錄製 ‧影碟可以同時運用靜態與動態畫面 ‧影碟可迅速索取指定畫面 |
‧製作成本高
‧特寫畫面之解析度有所限制 ‧錄影帶形式若不同,無法相容 ‧影碟製作及母帶成本高 |
互動式教學媒體
(interactive video) |
‧學習者可主動參與學習
‧應用許多學習的原理 ‧適合學習者的需求及個人學習速度 ‧傳統媒體適用,可與電腦合併使用 ‧設備複雜,但學習效果佳 |
‧需要周詳企劃
‧需特殊介面裝置與設備 ‧只能供一人或少數人使用 ‧裝置複雜,成本高 |
<教學輔助字卡>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